在20世纪末提出“数字校园”概念以来的十几年中,数字校园经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摸索,逐渐的发展起来,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。
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,也不断暴露出很多新问题,如信息孤岛、信息安全等问题导致业务流程不通畅、用户使用不方便、系统应用推广难等等。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,经常需要牵扯到其它应用和流程的改造,以便进行数据共享、交换和更新。这就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信息访问平台。
数字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、网络技术、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、科研、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;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,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、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;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,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大学。
校园门户服务是数字校园的高级表现形式,凌驾于各类应用之上,作为数字校园窗口,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校园的应用信息,针对不同的用户,为他们提供基于个人访问权限的个性化界面和服务。为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外用户提供快捷、共享、全面的信息服务。为高校实现“网上教学、网上科研、网上管理、网上服务、网上办公”。
校园门户框图
当前校园门户存在的问题
1、普及率不高
各种教育机构的门户平台建设都存在不足。即使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,各学科、院系、专业的门户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。
2、各个系统相互独立
按现在的应用模式,校园网的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,都有各自独立的用户管理和认证模块,这样就导致了应用系统之间的用户信息可能不同,给用户在使用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,用户面对多个系统要重复输入账号、口令等信息,不仅烦琐,既给用户带来使用不便,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。
3、设计实现技术落后
很多门户平台采用的技术落后,在管理、维护、更新等方面造成了障碍,不利于提高网站的被搜寻成功率,也不利于实现网站的宣传功能。
4、系统安全性低
技术的落后和安全体系的缺失使得教育机构门户平台往往成为病毒、木马和黑客的目标。实现单点登录的方式,具有较高安全控制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,以保证数据一致、安全、使用和管理方便。
总体方案设计:
校园信息门户由门户界面管理、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和应用管理服务三部分组成,用户通过校园门户网站注册登录后,经统一身份认证,根据角色分别进入定制门户主页,其内容分别由信息服务系统、应用系统和网络基础服务提供。
针对以上的应用,推荐采用企业级存储系统AS510H、浪潮高性能服务器NF8460M3等设备,以满足与国际接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需求。
校园门户系统拓扑结构
整个系统的拓扑图如上图所示,本方案信息服务部分主要包含实现负载均衡的Web发布子系统、数据库双机高可用子系统、FC-SAN存储及备份子系统和硬件安全防火墙。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,对于存储系统,采用冗余结构提升系统的整体可靠性,配置双控制器的在线全光纤盘阵和冗余光纤交换机。通过备份系统在内的数据保护系统,对在数据库业务系统运行平台上运行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了完整、可靠的数据保护。具体方案如下: